为贯彻健康中国战略,普及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防控知识,践行高校服务乡村振兴使命,近日,徐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健牧知行”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苏北农牧区,以“布病防控畜安康,情暖牧民心悠扬”为主题,创新构建“科技助农+产学研协同”双轮驱动模式。依托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专业师资力量,团队通过“科普强认知、科技解难题、产学谋长效”三阶体系,筑牢布病“人畜共防”安全屏障,为牧民健康与畜牧业安全注入青春力量。
精准科普助振兴:织密健康防护网络
7月6日,实践团成员走进盐城市建湖县高丰村,通过现场授课、互动问答、宣传手册发放等形式,向居民普及布病的传播途径、防控措施及危害。实践团成员现场模拟演示“接触牛羊后如何规范消毒”“生鲜乳煮沸的重要性”等实用技能,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居民认知盲点,针对性开展“一对一”科普指导。
实践团通过调研发现,该村从事畜牧养殖的家庭中,超65%农户存在消毒操作不规范问题。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主任殷德辉副教授结合案例,为居民讲解布病传播途径、症状识别及预防措施,创新设计“六步洗消法”可视化流程图,将专业防护知识转化为“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的操作手册。活动现场建立“1+N”长效帮扶机制,每名队员结对3户养殖家庭,通过微信定期推送防控知识。


科技赋能破瓶颈: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结合基层养殖痛点,7月7日至10日,实践团成员分别走进徐州市、盐城市等多家规模化养殖场开展义诊。在现场,实践团成员利用我院流行病学教研室殷德辉副教授团队研发的GICA试纸条,对200余头牲畜进行采样筛查,并为阳性畜群制定隔离消杀方案。针对高温季节牛羊热应激高发问题,团队提出“降温通风+益生菌饲喂”综合方案,为养殖场量身定制《布病防控手册》,助力提升防疫效率。此外,团队与3家养殖场共建社会实践基地,未来将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养殖场负责人表示:“‘健牧知行’实践团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更是产业升级的希望。”



产学融合谋长效:构建协同创新生态
为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团队赴徐州卫岗乳品有限公司开展交流共建。通过参观乳制品生产线、参与牧草种植基地疫病监测,深入了解乳企在布病防控中的责任链。双方签订《校企共建协议》,计划建立“乳业布病联防联控实训基地”,探索“企业监测预警+高校技术支持+社区科普反馈”的三级防控机制。



青春答卷显担当:构筑乡村振兴共同体
本次社会实践以“防控布病”为切入点,融合技术帮扶与人文关怀,形成“科普—筛查—防治—反馈”的全链条模式。团队成员在实践中深化专业知识,提升应急响应与基层沟通能力,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使命担当。未来,团队将持续深化“科技助农-产业振兴-健康惠民”的良性循环,以“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为抓手,探索建立覆盖苏鲁豫皖四省的布病防控协作网络,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高校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