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新江苏讯 体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徐州医科大学始终坚持“以体育人”的工作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加强统筹谋划、创新课程建设、推进竞技体育与阳光体育相结合等多种举措,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引导学生树立“运动是良医,健康是责任”的体育教育观念。
立足课堂教学,创新育人模式。徐州医科大学积极引进优秀体育人才,加强教师继续教育,为学生运动技能培养提供基础保障。一是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和需求,体育教学实施“三自主”选课模式,开设大球、小球、武术类和操课项目等20余门必修课,为特殊身体状况的学生开设体育保健课,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接受到基本的体育教育;开设体育素养类、运动减脂类及裁判法选修课程,为学生提高体育素养、深化体育认知,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提供理论基础。二是实施课内外一体化,积极落实三全育人。体育部制定全年竞赛计划,球类、操舞类、太极拳、体能类、趣味类竞赛常年开设,体育竞赛常态化。学校将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打卡时间、每年体质测试的总评成绩、体育素质的考核均纳入体育课程的总体评价,全方位促进学生在课内外加强自我锻炼,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开展竞技体育,弘扬体育精神。学校将竞技体育与阳光体育有机结合,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发展格局。一方面,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和教学竞赛,定期选拔具有一定技能水平的学生加入篮球、排球、乒乓球等球类俱乐部,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乒乓球、足球、跆拳道、篮球等项目荣获省市级以上优异成绩。另一方面,学校重视武术、健身气功、太极拳等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先后获得全国和省级高等院校健身气功锦标赛荣获五禽戏集体赛和易筋经集体赛一等奖、八段锦集体赛和导引养生功十二法二等奖、男子五禽戏个人赛第一名等奖项。

加强基础保障,发挥资源优势。学校结合发展实际,持续增强学校体育工作的保障力和执行力,助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抓好体育场馆建设,为师生开展体育运动创造良好条件。翻新体育场、扩建健身房、建设室外灯光球场、增建体育健身器材,打造体育教学、运动竞赛、体质测试、场馆服务四位一体的体育工作模式,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体育育人格局。二是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丰富师生校园生活。室内外体育场馆、健身房均对师生免费开放,积极鼓励教职工在闲余时间参加瑜伽、太极拳、羽毛球、篮球等各类体育活动;定期举办“阳光跑”“阳光健步走”等竞赛活动,竞技类、群众类、传统体育类、趣味类等活动陆续开展,充分调动了师生加强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

“体育部的工作都是围绕学生开展的,也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在去年的评教中,我们老师的平均得分位列全校第四名,李楠老师获得全校教师的个人最高分。”学校体育部主任张朝法表示,体育部的老师们将继续坚持“加强课程建设、提升科研水平、培养高素质综合人才”的目标导向,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和课程评价,激发全校师生的健康运动热情,真正做到以体强心、快乐工作和学习,为学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报道链接:https://jsnews.jschina.com.cn/xz/a/202412/t20241209_s6756a387e4b081b5d4ff18f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