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医大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光明日报》-光明网(2015-08-22): 徐州医学院:厚德载医济民生

文章作者: 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22日
浏览次数:
    近60年的风雨兼程,铸就了“以德载医”的灵魂,塑造了“博学创新”的品格——这就是徐州医学院,一所在苏北大地深扎根脉近六十载的医学院校。

 

    近年来,先是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家一致通过,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紧接着又入选教育部升格更名计划,“大医精诚”的精神特质推动徐州医学院再攀高峰。

 

    厚德:培育德术双馨的医生

 

    “古人常说‘厚德载物’,不管是医生还是医学教育者,最基本的立足点就是‘德’。”徐州医学院院长郑葵阳说,“以德载医,就是要培养出堂堂正正、德术双馨的医生。”

 

    “铁人”教授徐铁军就是这样一位堂堂正正的人。1983年从徐州医学院毕业后,徐铁军放弃大城市优越的条件,毅然留守高等教育贫瘠的徐州,在母校执起教鞭。被查出患有心脏房颤,他依然全心扑在工作上,白天教书,晚上搞科研,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做人要像徐老师一样有担当。”在他平日写满工作计划的白板上,深受感染的学生写下这样的文字。

 

    3年前,一位肿瘤患者找到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教授徐为。原来,因为风险太大,她之前去过的几家医院都不敢动手术。徐为成功为她做了手术,但一周后病情复发,徐为连续一个月亲自悉心护理,前后共进行了6次手术,患者最终康复。有人问徐为:“为何要冒如此风险?”徐为笑着回答:“既然病人找到我,我就要把他们当作亲人看待。”

 

    “皆如至亲之想”的理念,在这里一脉相承。郑葵阳告诉记者,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地区,人才大量外流,可无数徐医学子选择了留下来,他们给病人看病时,国产药能治好的,决不用高价进口药。永远把病人摆在第一位的态度,使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成为淮海经济区服务量最大的医院,其中外省病人占三分之一以上。

 

    博学:敢为人先的学术追求

 

    16年前,苏北地区首例“全盆腔清扫术”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顺利完成,从海南赶来的病人被成功救治,这一手术的开创者正是徐为。凭着“甘坐冷板凳”的执着,从事胃肠外科研究近30年的徐为紧盯科技前沿,诊治患者数以万计,先后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等。

 

    这种“敢为人先”的学术追求,在徐州医学院不是个例。每天深夜,校园里总能看到这样的场景:生物学专业实验室里灯火通明,侯筱宇教授和她的团队仍在挑灯夜战。20多年来,侯筱宇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保护机制研究方面不断探索创新,为治疗脑损伤的药物研发奠定了理论基础。2014年,其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正是凭着这股劲,学校有了一件件让人铭记的里程碑式事件:在国内首开麻醉医学本科教育先河,并编写第一套全国通用麻醉学教材;学校医学影像设备学专业研发的仿真设备与模型为国内首创;生物学一级学科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也是靠着这股劲,徐医学子在医学界立地顶天:82届校友董家鸿完成世界首例切除7段肝叶的手术,被誉为“世界肝胆外科的一个创举”;87届校友钦伦秀有关肝癌转移复发的机理及防治研究在国际上影响重大。

 

    “治病救人是医者的天职,做科研的立足点就是解决临床难题,实实在在为百姓造福。”徐州医学院党委书记吴永平说。

 

    担当:扶困救危以济民生

 

    “医之为道,扶困救危,立命以济民生,立心以全天地,诚人道也。”在徐州医学院,扶困救危的精神伴随学校走过近60年岁月。

 

    每一次挺身而出,都诠释着徐医人的责任与担当。2003年非典肆虐,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积极组织非典防控工作,发放预防手册,实时监控发热病人病情;2008年汶川地震,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紧急组建爱心病区,收治灾区伤员;2014年昆山工厂发生爆炸事故,徐州医学院选派多名骨干教授,前去执行紧急医学救援任务。

 

    从苏北,到全国,再到走出国门,徐医人走到哪里,救治就到哪里。2010年,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医生赵文星一行不远万里,到圭亚那开始为期700天的援外工作。他们克服语言不通、设备简陋、药品匮乏等困难,共接待患者4万余人,做大小手术6000余例,其中31例手术填补了圭亚那医疗史的空白,“有困难找中国医生”成为佳话。(本报记者 郑晋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