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医大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健康报》 创新驱动谋发展 关联拉动创佳绩—徐州医科大学60年发展纪实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07日
浏览次数:

  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两汉文化发源地、素有“五省通衢”之称的江苏省徐州市,有一所有着60年建校史的医科大学——徐州医科大学。60年栉风沐雨,徐医人秉承“以德载医,博学创新”的校训精神,发扬“艰苦创业、不断创新、勇于创优”的优良传统,将学校办成整个淮海经济区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一所高等医学院校,也是该地区医学教育、医疗服务和医学科研的中心。全国人大代表、徐州医科大学校长郑葵阳表示,取得的成绩和地位,得益于该校始终坚持创新引领学校发展的策略,使学校“创新型发展”,进一步“选择性优秀”,最终发挥“关联性拉动”效应。

创麻醉教育先河

品牌远播海内外

  2016年,对于徐州医科大学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这一年徐州医学院更名为徐州医科大学,开启了学校转型发展并向更高台阶迈进的新篇章。追本溯源,徐州医科大学最早可追溯至创办于1934年的江苏省立医政学院。在徐州落地生根是在1958年,由南京医学院分迁至徐州成立南京医学院徐州分院,1960年定名徐州医学院,201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爱岗敬业的徐医人骨子里就有种不断创新、永不言输的精神,他们深深意识到,要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必须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他们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该校创新性开辟了麻醉学教育先河,填补了国内空白,以至于业界每当提起这个享誉苏北甚至在全国都有很高知名度的徐州医科大学时,都会对其麻醉学科夸口称赞。然而,在认可和荣誉的背后,是学校与时俱进、不断追求创新发展的理念和思路所致。该校麻醉学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首席带头人张励才教授表示,徐医麻醉学教育是在国内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的背景下开创的。创新是永恒发展的动力,1986年,麻醉学专业奠基人曾因明教授面对国内麻醉学人才奇缺的现状,高瞻远瞩,开设了我国麻醉学本科教育。30多年来,徐医麻醉学专业在创新精神的驱动下,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仅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麻醉学教育体系,成为中国麻醉学教育的一面旗帜,更为我国麻醉学学科和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了一大批高级专门人才,成为全国麻醉学高级人才培养的摇篮。

  在学科评价体系中,徐医麻醉学科始终位居全国前列。在2017-2018年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分专业排行榜中,该校麻醉学专业名列第一。麻醉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十二五”综合改革第一批试点专业、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培育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该专业曾先后两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2015年获批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A类项目。麻醉学教学团队现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江苏省特聘教授7人,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江苏省教学名师2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95人。目前,全国(除港澳台地区)大多数三级甲等医院麻醉科骨干中均有该校的毕业生,仅在美国就有100多位麻醉学专业毕业生活跃在世界知名大学、科研院所或医院,徐州医科大学的响亮品牌也因此远播大洋彼岸。

发挥关联性拉动

打造优势学科群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郑葵阳对这句话深有感触,他表示,学校开辟了国内麻醉学教育的先河,并将其发展成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享誉度的特色专业。接下来,我们要充分发挥特色专业的关联性拉动作用,以此带动其他学科齐头并进发展。为此,徐州医科大学确立了创新型发展、选择性优秀、关联性拉动的发展思路,在保持品牌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特色学科的带动效应。

  从特色学科(麻醉学专业)的关联性拉动中受益之一的当属该校临床医学专业(急救与救援医学专业方向)。学科带头人许铁教授以急救与救援医学专业为例,介绍了在麻醉学科带动下的关联性拉动效应。他介绍,学校在充分论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麻醉学专业的办学优势,兼顾麻醉学生命监测和支持技术与急救技术交融互通的特点,于2000年率先在麻醉学专业中创办了急救专业方向;2012年成立独立的二级教学院系“急救与救援医学系”,这是国内唯一成建制的急救医学教育教学单位;2011年,建立了国内首家救援医学研究所;2016年又和江苏省卫生计生委共建了国内第一个省级卫生应急研究机构“江苏省卫生应急研究所”。经过19年的办学实践,该专业也已成为徐州医科大学熠熠生辉的一颗明珠。目前,该学科已形成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现有专职教师76人,其中,博导4人,硕导1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人,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培养(333)工程”培养对象3人,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2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3人。除本科教育外,急诊医学研究生教育已走在全国前列,培养研究生的数量约占江苏省同期研究生数量的45%,在全国也名列前茅;2017年该专业可以招收博士研究生。此外,该专业还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急救医学人才培养培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急救医学专业已逐步构建起多层次办学模式。

  在优势学科的带动效应下,学校学科发展齐头并进。学校加快推进科研与学科建设,建有一批省级重点学科和省优势学科群,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省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科研平台;近5年,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00余项,发表SCI、EI等收录论文220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0余项。在加强学科建设的同时,学校还重视产学研相辅相成。该校药学院副院长郭栋教授表示,该校药学专业拥有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Ⅰ期临床研究室、江苏省新药研究与临床药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新药创制与临床评价工程中心等多个研究平台;多项专利技术已在上市公司投入生产,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引培并举聚人才

桃李芬芳满天下

 人才培养是医学发展的根基。徐州医科大学狠抓教学质量,通过优化专业结构,改善办学条件,适度扩大办学规模,已经成为江苏省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以该校临床药学专业为例,郭栋介绍,该专业已同美国、英国、荷兰等国家和地区的近2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联系和长期合作关系。现已同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签订Pharm.D国际教育项目合作协议,建立了“3+1+4”联合教育项目,进一步拓展药学硕士教育的合作项目;与澳门大学健康科学学院签订了多种形式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合作协议,为研究生在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机遇。

 打铁还需自身硬。一流师资是学校强根固本的基石。该校在人才建设上,采取引培并举的策略,以长江学者、千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国家级高端人才为引进目标,以江苏省特聘教授、双创计划等省部级优秀人才为引进重点,在海内外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充分利用国家和江苏省各类人才项目对现有教师加大培养力度,加快对学校现有高层次人才、青年人才和本土人才的培养,推进博士化、国际化进程。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引培并举的政策下,学校人才高地效应突显。目前,学校拥有国家级人才4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7人,有19位江苏省特聘教授,入选人数居苏北高校之首。麻醉学院曹君利教授入选国家级人才,是该校在国家级人才工程实现的重大突破。

 目前,学校形成了从本科生、研究生到博士后,从全日制教育到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的全方位、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60年来,学校为江苏省特别是苏北地区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医学人才。根据2014年调查数据,在苏北地区的医疗机构中,有一半以上的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卫生技术人员曾在该校学习和进修过,有一半以上的医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该校。

凝心聚力绘蓝图

创新发展立标杆

 徐医人骨子里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不会让他们躺在过往的功劳簿上踟蹰自满。新形势下,学校该如何发展?郑葵阳对此信心百倍,他介绍,徐州作为苏北地区首要的经济增长极,面临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医疗教育等区域“八大中心”战略、“江苏沿海开发”战略、“淮海城市群规划”等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叠加的机遇,发展潜力巨大。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学校今后的发展拓展了空间,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对学校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待。

 对此,徐州医科大学将以建设特色鲜明、国内先进的高水平医科大学为目标,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教育和继续教育,继续巩固和提高麻醉学等学科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发挥好麻醉医学教育在全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学校还将以医学学科为主体,构建医学与理学、工学、管理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类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同时,学校将加大原始创新和技术研发力度,建设高起点、高水平科研大平台,实现转化医学模式下的临床、基础和预防三位一体新型科研体制架构。

 郑葵阳说:“春华秋实,日新月异。60年弹指一挥,在这短短一甲子,学校在历代徐医人的艰苦奋斗下历经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出一条与时俱进的特色发展之路,努力建成特色鲜明、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

 

□本报记者 吴刚 通讯员 黄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