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医大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新华网】“特殊贡献奖”获得者王延涛:“以身试药”,中药麻醉写传奇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22日
浏览次数:

6月28日—7月1日,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在沈阳召开第五次学术年会。会议举行了“国医盛典——融贯中西医麻醉奖”颁奖典礼,在大会颁发的四个奖项中,徐州医科大学原附院麻醉科主任医师王延涛获“特殊贡献奖”。颁奖词是:“王延涛一生从事麻醉事业,致力于中药麻醉的研究及临床应用工作,在麻醉药严重供应不足的上世纪70年代初,以身试药,证明中药传奇古方“麻沸散”有一定的麻醉作用,率先开展中药麻醉的临床应用,在全国麻醉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极大推动了中药麻醉在全国的应用和研究,做出特殊贡献”。

   

这是该校中药麻醉研究自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嘉奖后取得的又一殊荣!荣誉的背后,是王延涛坚持不懈的努力和长期艰辛的探索,在发掘和研究中药麻醉的过程中,他走过了不寻常的道路。


王延涛最早在徐州市立第二医院外科工作,1958年医院更名为南京医学院徐州分院附属医院。上世纪50年代,徐州地区处于严重的缺医少药状态,尤其缺少能为患者开刀手术的外科医生。刚从学校毕业的他,怀揣为伤病员治病服务的一腔热血,在外科诊疗开刀手术方面已达到外科主治医师的水平。外科是医院的门面,要提高和发展外科的医疗水平,首先要改变没有麻醉医生做麻醉的局面。初涉医学 练就过硬麻醉技术

麻醉业务的开展,首先要技术过硬。通过在南京医学院的学习,王延涛掌握了当时最尖端的麻醉操作技术,也是国内领先的创新技术。如:高位单次硬膜外阻滞、乙醚全程紧闭吸入、乙醚与笑气及氧气组合吸入等高难度的麻醉技术,均在附院手术中顺利开展, 得到医院手术科室医生的认可。麻醉与外科,成为在苏北地区的权威。来徐医附院进修的人员越来越多,培养了一批近邻省市县的麻醉医生。

然而,由于时事的变化,药厂全部停止生产。乙醚库存消耗殆尽,尽管采用多点硬膜外阻滞,但是不能解决胸内手术的麻醉,很快,大手术麻醉就难以为继了。当时,附院外科需要用全麻做手术的病人就有15例。面对病人和家属乞求的眼神王延涛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暗下决心,一定要为他们尽快找到一种麻醉的办法。

以身试药 冒险体验麻沸散药效

王延涛心急如焚,有天夜里突然有了灵感,他想到华佗不是用“麻沸散”为患者做手术治病的吗?他详细查阅了古籍,华佗麻沸散的处方特别引起了他的注意。但两张处方的麻沸散主药不同,曼陀罗花(洋金花)与羊踯躅(闹羊花)。

他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做了实验,不同剂量的试验结果显示,所有动物均未出现全麻的作用。此时,王延涛真的有点想放弃。但是,领导的鼓励、患者的哀求、同行的希望,让他振作起来。

看着需要全麻的患者,他寝食难安,于是决定亲身试验。中医师和药工都说洋金花是剧毒药,剂量大了,会高烧抽筋,呼吸困难死亡,无法抢救。可是强烈的责任感促使王延涛决定谨慎试服。第二次试服洋金花两克,出现了效果, 睡了三个小时,这坚定了他的信心。1970年7月1日,他称好自制的复方洋金花散剂,煎药服下后不到五分钟就失去了意识。经过漫长的9个小时,才醒悟如初,醒后精神清爽。

他把服药后的切身体验向医院黄书记作了汇报,经领导研究决定:应用王延涛服药的剂量试用于临床。于是在 1970 年7月8日,中药麻醉作为全身麻醉诞生了。当天就为一例32岁女性做了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在口服复方洋金花4克的麻醉下,顺利完成了手术。手术的成功,宣告了中药麻醉的开始!

洋金花的药效是肯定的,那么闹羊花怎么样呢?一个医者的严谨和执着令王延涛决定再次尝试一下。爱人辛治娟发现了他放在书架上的药包,为了不让他再次冒险,就自己服下了药,结果被抢救了七天七夜才苏醒过来,险些要命!当时,王延涛真的是既后悔又后怕!想到三个年幼可爱的孩子,想到爱人不计生命的付出,他心里充满了深深的内疚。

此次试药证实了闹羊花不是全麻药,不是华佗麻沸散的主药,书本记载为误传,是错误的。闹羊花有类胆碱作用,对循环抑制严重,服用量大有致命危险。该校药理教研室的陈景明教授做动物实验也证实闹羊花对循环有严重抑制,人服用是危险的。

迅速推广 权威专家高度评价

徐医附院中药麻醉研究成功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全国,多家医院前来参观学习。复方洋金花麻醉改名为中药麻醉,初步在徐州市内4家大医院应用,积累了30余例患者麻醉手术的经验。1970年8月上旬江苏省在徐医附院召开现场会,大家看过麻醉手术,访问术后患者,在总结会上肯定了这是全身麻醉,有效安全,但存在麻醉深度不能调控、苏醒时间较长等问题。

1971年夏天,第一届全国中药麻醉学习交流会在徐召开,代表们观看了徐州市4家医院在中药麻醉下施行手术的情况,非常高兴,都赞同洋金花辅以冬眠药就是中药麻醉,能达到全身麻醉的要求,认为这是我国独特的全身麻醉。

专家们认为,这个复方虽然不是用的华佗麻沸散,但是又离不开麻沸散,取名中药麻醉是最恰当的;中药麻醉过得硬,中药麻醉下做双腔气管插管很容易,又能做低温降压麻醉,真是了不起的事实,再次证明中国是世界上外科手术和麻醉的鼻祖这个不可置疑的事实。

1973 年夏秋之交又在徐州市召开了第二届全国中药麻醉会议,对中药麻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仅两年时间,与会代表就收集了四万六千例中药麻醉病例,事实证明此法是安全、有效、简易的全身麻醉。

据王延涛回忆,会上,与会代表指出,中药麻醉是我国独特的麻醉,断了两千年的线,你们徐州把它接起来了,这是件很了不起的事。并提出两点意见:一是办通讯情报,及时交流全国信息;二是分片协作,进一步完善中药麻醉。

1975年8月,第三届全国中药麻醉会议再次在徐州召开,全国划分为五个协作片区,针对中药麻醉深度问题,着重研究中枢抑制、肌松等问题。

在1970年到1981年十年间,在没有全麻药不能手术的特定情况下,中药麻醉在全国全军作为全身麻药广泛应用,解除了患者的痛苦,挽救了无数生命。

改革开放后, 在1987年8月24至26日召开的全国麻醉专业招生论证会,一致认为徐州中药麻醉在全国影响大,有一套研究中药麻醉的班子,徐州医学院具备开办麻醉学专业的条件。1978 年3月,王延涛光荣地出席了第一届全国科学大会。受奖者为徐州医学院,合作完成的成果为中药麻醉。

1987年2月,徐医附院成立疼痛科,为江苏省第一家开设疼痛科的医院。1987 年 9月8日徐州医学院麻醉学专业正式招生开课,王延涛为麻醉学专业学生自编了第一稿临床麻醉学教材、疼痛学教材。

披沙沥金,艰难玉成。王延涛用一生的艰辛探索和追求,把中药麻醉这块瑰宝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他付出了几乎是生命的代价,在中医药发展的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陈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