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崇高选择,让无助者不再无助;你的无私奉献,让痛苦者不再痛苦。”3月17日,徐州市在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举行纪念活动,50名徐州医科大学学子在捐献者名录墙前动情朗诵,为生命礼赞。
2012年,徐州市红十字会启动人体器官捐献工作,目前有130多名志愿者成功实现了捐献。去年,徐州市在第二公墓院内建成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让遗体器官捐献者有了共同的“家”。省红十字会副会长赵凯说,该纪念园为遗体器官捐献者家属提供了一个集体缅怀纪念的平台,为进一步推进徐州遗体器官捐献事业创造了条件。徐州市副市长、市红十字会会长李燕表示,捐献者用生命诠释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让有情有义的徐州精神光芒闪耀。
捐献登记者代表,75岁的徐州医科大学退休教师戴体俊教授在活动中分享了捐献背后的故事。上世纪90年代,戴体俊到青岛医学院开会时,看到该院解剖学教研室有一具人体骨骼。原来,这是该院解剖学教研室创始人捐献的遗体。从那时起,戴体俊萌生了死后捐献遗体的念头。3年前,他签订了捐献协议。“我打算,去世时把我能用的器官献给需要的病人,把可做标本的脏器献给学校病理学教研室,把遗体献给学校解剖学教研室,供医学生学习使用。”戴体俊的话,感动了现场的很多人。
“这些无私奉献的器官遗体志愿捐献者的义举,促进了医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培养了一批批合格的医学生。”徐州医科大学副校长蔡红星教授说,对捐献者的追思纪念,也成为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感恩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该校共有100名学生志愿者加入到本次活动的工作队伍中,他们通过宣誓、朗诵和志愿服务工作,用实际行动致敬“大体老师”,反哺社会。
徐州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主任刘志安教授介绍,目前每年可用的捐献遗体在20具左右,只占需求量的三分之一。他呼吁,加大宣传力度,转变思想观念,提高重视程度,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助力医学教育事业发展。(记者 王岩/文 通讯员 汤双平/图)
报道链接:http://js.xhby.net/system/2019/03/17/03093684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