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十二所高校同备一堂思政课

文章作者: 文:韩杰、肖雅茹 图:王天乐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7日
浏览次数:

5月23日上午,一场跨越西藏、新疆、宁夏、北京、天津、河南、江苏、广东等八地的思政教育备课会在线上开展。来自二十二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齐聚云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同备一堂思政课。活动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陈玮主持,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有关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徐海波在讲话中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必须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与价值。他希望各位老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好中华民族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大力宣传”“三个讲清楚”,并以此次同备一堂思政课活动为契机,共享教学资源、共商教学方法、共同开展研究,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与认同,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贡献智慧和力量。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江苏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会会长王永贵发表致辞。他表示,此次集体备课对在大学生中培育、塑造、弘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各位思政课教师提高站位,深刻领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以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重要思想;牢固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坚持从大历史观、大视野、大格局中把握中国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和连续性;注重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创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方法,将生动的案例应用到教学中,讲好身边的故事,提升育人实效。

新乡医学院、西藏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新疆第二医学院、宁夏医科大学、徐州医科大学等六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进行了精彩的说课展示。各高校教师代表分别结合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探寻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要素,创新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课程的重要方法,将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相融合,进一步提升了课程的政治性、时代性、创新性。

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张杨乐点评指出,各位说课老师的授课内容丰富、视角多元、互动性强,在政治引领、学理阐释、方法创新等方面充分展现了自身的教学特色和教学水平。她表示,作为思政课教师,要把握政治高度和语言精度,把思政课讲准;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教学,把思政课讲深;要做到既有理论性,也有实践性,把思政课讲透;要用小切口来讲好大道理,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把思政课讲活,使得思政课真正发挥培育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

作为活动牵头单位,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时统君对本次集体备课活动简要总结。他表示,此次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达到了预期目的。他希望各位老师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所学所思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取得更大成效。


(一审:时统君  二审:于宁波  三审:熊絮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