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晚,江苏省“好记者讲好故事”巡讲团成员、新华日报记者王岩在我校图书馆讲授了一堂以“中国红 新华红 心永红”为主题的特殊思政课。我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于宁波主持活动,校大学生记者团和青年文化传媒中心全体成员参加。
王岩记者引用著名央视主播朱广权的话来说明记者职业的特殊性,以此引入记者和医生的使命相似性,给学生记者带来极大的代入感,继而明确本次思政课的主题“中国红、新华红、心永红”,与之相对应,围绕家国情怀、集体观念、个人修养进行阐述。
在阐述家国情怀时,王岩记者指出我们要把爱国情怀融入血液之中,他讲述了抗美援朝老兵张立春、淮海战役亲历者申维清以及对越自卫反击战7位英雄烈士等人的爱国事迹,为同学们朗诵了为国尽忠的战士们留下的家书。他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对“国之大医”吴孟超老先生的采访经历,呼吁年轻一代人向这位“用一生践行‘学医报国’誓言,在身体的方寸间写下一部可歌可泣的肝胆春秋”的时代楷模学习。
在阐述集体观念时,王岩记者为大家介绍了《新华日报》的创办与发展历程,直指社会的浮躁病,批判了流量主义以及以讹传讹,不愿亲身调查的行为。他以自己的经历为例,建议青年学子多一些“党报思维”,用“党报视觉”看待问题,在新媒体时代的发言要有高的政治站位。“新闻工作者不仅是传递信息,更要表达主流的价值观,对受众进行思政教育。”他以我校退休老教授姚福宝服从组织安排,为救治患儿远离故乡并愿意为医学事业捐献遗体的事例为观众上了一堂“爱岗敬业课”。
在阐述个人修养时,王岩记者介绍自己他在徐州广播电视台工作6年,在新华日报工作7年,工作平台从市媒变到省媒,但不变的是他对新闻的初心。他以小学四年级的“雏鹰通讯社记者证”为“初心”,从小记者成为“江苏好记者”,用坚守的力量站在了《新华日报》的舞台上。他“用匠心守初心,用真情换真心”,在工作中参与了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到徐州视察“一带一路”等多项重大的报道任务,为顺利完成采访任务在太行山区徒步,参与寻亲活动的跟踪报道......
最后,他用三个“坚”作了总结: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拼搏奋斗,坚守思想阵地。以“不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为誓言,与大家共勉。
于宁波副部长对本次特殊的思政课作出了总结,呼吁年轻一代大学生向先辈学习,不忘学医的初心和“健康中国”的使命,将理想化为现实行动。
会后,王岩记者与学生们合影留念。